近日,山东省公安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公安机关特警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进一步彰显特警“尖刀”作用。 |
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山东公安特警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快如闪电、稳如泰山”特色品牌,近日,山东省公安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公安机关特警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进一步彰显特警“尖刀”作用。
以提高实战能力为核心,加强特警力量建设
《意见》指出,要深入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结合基层基础建设“两个大抓、再抓三年”,以提高实战能力为核心,以加强力量建设为重点,以规范执法执勤为基础,以等级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全省特警警力配置更加合理、执法执勤更加规范、后勤保障更加有力、队伍管理更加科学,特警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全省特警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加强省、市、县三级特警力量建设,明确警力配置,按照标准,建成覆盖全省的特警力量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县级大队重点培养储备突击、体能、技战术等基础业务专业人才;市级支队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储备狙击、突击、破拆、搜排爆、通信等专业人才;特警总队在统筹指导市、县两级特警队伍专业人才培养储备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储备现场指挥、综合演练、潜水、飞行等高精特尖专业人才。保障先行,根据承担职务不同,分级分类配备相关装备。加强营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集中食宿、集中管理、集中备勤要求。
建立具有特色的“教研一体、战训合一”练兵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实战能力建设,意见要求,完善省市县一体化训练体系,分级分类分岗按需施训。强化针对性、对抗性、协同性专业训练,全省及各战区分季度开展跨区域拉动演练,市、县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跨区域拉动演练,增强远距离机动遂行任务能力。定期组织专业训练达标考核验收和技能比武,将单兵能力考核和比武成绩作为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深度融合省市县一体化训练体系和教研室(组)建设,建立具有山东特色的“教研一体、战训合一”练兵模式。省级层面,特警总队突出反恐突击、武力使用、合成作战和技术支援等实战需要,推动支队成立教研室,大队成立教研组;市级层面根据狙击、突击、破拆、搜排爆、无人机等实战需要,成立专门教研室;县级层面,结合突击、体能、技战术等实战需要和人员素质情況,成立专门教研组。教研室(组)平时教学训练,战时作战指挥,主要承担专业教研、实战训练、教学指导、练兵比武、交流探讨等5项职能,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实战练兵能力提升。
加强智慧特警建设,坚持数据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深度融合警情分析等海量数据资源,强化巡逻防控和防暴处突工作建模分析、智能化应用,增强预知预警预防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单警、车辆智能化装备应用,配备前端感知设备,加强信息录入、比对、反馈,提升核查、防范、打击能力,切实提升服务实战效能。
构建点面结合、梯次响应立体化快速防控处置网
意见对特警勤务机制进行了明确要求,将平战结合贯穿始终,坚持“轮值轮训、战训合一”,按照“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和“情指勤”一体化机制要求,特警力量三分之一巡防、三分之一训练、三分之一备勤,落实重点部位定点武装执勤、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执勤,积极融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市、县两级特警全部组建PTU快反机动队,依托特警实战调度室,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处置机制,构建点面结合、分类投入、梯次响应的立体化快速防控处置网,实现情报信息统一研判、备勤警力统一调度、重大事件统一指挥,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加强对重大突发案事件规律特点、危害影响及应对处置的分析研究,分类制订应急预案,健全完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推动落实各项防范应对处置措施。加强与公安机关有关警种部门和医疗、通信等其他应急处置力量的行动配合,健全完善联动协同处置机制。
(林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