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梁山县公安局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坚持民意和实战需求导向,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凝聚各方力量,在新老城区高标准建设运行网格警务工作站,推行“7×24”全天候“巡处一体”执法执勤模式,提升县城区动态管控力度。 |
近年来,梁山县公安局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坚持民意和实战需求导向,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凝聚各方力量,在新老城区高标准建设运行网格警务工作站,推行“7×24”全天候“巡处一体”执法执勤模式,提升县城区动态管控力度。g2R法治山东网
统筹资源、科学调配,打造街面警力“屯兵点”。深化主动警务战略,坚持“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导向,最大限度把警力和装备前置街面,有效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一是高标准建站。深入贯彻市局党委关于110网格接处警警务工作站建设部署要求,深入调研、科学论证、严格标准,抢占治安复杂区域咽喉部位,先后建立并实体化运行龙城广场、麒麟公园、森林公园三处警务工作站。围绕“重管理、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理念,研究制定工作标准和规范,涵盖作息时间、内务规范、装备管理、执法规范等20个篇章,扎实做好政治学习、内务管理、工作履职、作风建设等管理工作。二是高规格保障。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原则,统一警务工作站外观标识,规范设置大厅接待、联勤警务、服务群众、装备存放、生活保障等功能区域,新增配备办公设施、单警装备及应急处置等装备,切实满足工作需要。三是高质量用警。整合联勤网格区内特巡警、派出所、交警、 “水泊义警”和行政综合执法队力量60余名,大力推行联勤警务模式,形成以警务工作站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治安管控圈。常规时段,各支力量各司其职,有序做好接警处警、治安巡逻、交通疏导、违法查处等工作,保证街面警力常量;重大会议活动安保、突发警情等特殊时段,科学统筹调配警力,实现集团用兵、优势互补。
扁平指挥、联动响应,打造应急处突“桥头堡”。坚持科技支撑,不断优化完善突发案事件处置流程。一是常态巡查。以提高社会面治安动态管控能力为根本,对辖区主干道、辅道及街、路、巷实行数字化布警、数字化巡防、数字化研判和数字化调度,实现“警力互补、时段互补、地段互补”,对巡逻过程遇到的在重点区域地段往返频繁、长时逗留的人员依法盘查,对长时间停留的无牌等可疑车辆例行检查,全力压警情控发案。二是扁平指挥。同步实施指挥调度、巡逻防控勤务流程性、机制化改造,实现街面警力一屏展示、警情指令一键推送、勤务状态一目了然,专职指挥长全天候、点对点开展指挥调度,精准调度距离警情最近警力前往处置;在街头路面,巡逻民警实时互动、保持联络,既能随时接受指令开展警情处置,也能及时反馈现场情况、呼叫力量增援,时刻保持一点处置、多维支撑的现场执法绝对优势。三是圈层联动。将警务工作站作为“情指勤舆”一体化建设重要点位,致力打造查缉卡点、智慧卡点和护城卡点,形成以新老城区为内圈的实体闭合防线和虚拟封控圈。坚持“勤务围绕警情转,警力跟着警情走”理念,实行“警情日讲评、周通报”机制,每日收集汇聚各类数据,对重点车辆、人员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及时推送一线巡逻民警,精确指导巡防。一旦遇有警情,各圈层警力逐级联动,快速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案事件。
警民互动、联勤联防,打造共治共享“综合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举措,积极组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坚持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一是网格化巡防。充分借力“水泊义警”“网格员”工作,大力发动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企事业单位内保人员、商铺业主等群防群治力量,在警务工作站牵引带动下,常态开展街面警力动中备勤、单位保安联勤联防、社区力量网格巡防、平安志愿队伍错时补防等巡防工作。二是社会化联调。依托警务工作站调解功能,创新引入公益律师援助服务以及乡贤名人、退休人员等调解力量,打造社会化联调的警调衔接新模式,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今年来,县局依托联勤警务工作站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5%。三是最大化听音。依托警务工作站周边广场、商场等人流密集部位,组织开展“警民恳谈”等警民互动活动,俯身听取民声、广泛征集民意,及时掌握收集苗头性线索,做到“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今年来,共举办警民恳谈等活动6场次,收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30余条,获取各类线索10余条。
前置窗口、暖心服务,打造便民利民“示范岗”。充分发挥警务工作站前置优势,深入挖掘便民服务功能,助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纵深开展。一是业务办理前置。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为群众就近提供报警求助、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一标三实”信息登记等业务。坚持“自助机+线上服务+人工配合”模式,在森林公园警务工作站开辟自助服务区,进驻“出入境自助拍照受理一体机”“自助签注一体机”等智能设备,真正实现上班群众“不请假来办事”,是梁山街头、群众身边“永不打烊”的公安窗口。二是服务群众前置。在站内制作“电信网络诈骗流程图”,用简洁的形式、详细的图解向群众展示诈骗流程,提升群众辨识骗局的能力。对发生的案件进行深度解读,以案件模拟、情景再现的形式,揭露诈骗手段、剖析受骗原因、讲解防范要点,使防范宣传达到“一语警醒梦中人”的效果。同时在站内设置了饮水机、充电站、便携雨伞、急救包等便民设施,群众提供便民、宣传、咨询、防范等服务,成为了群众逛街串门的歇脚点。三是警务咨询前置。警务工作站内24小时有警务工作人员值守,提供各类报警求助、咨询服务,解决群众“有事该找谁、去哪办、怎么办”的困惑。机制运行以来,警务工作站累计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收到群众赠送锦旗18面。
(刘成旭 徐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