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莱芜市莱城区检察院经过充分调研,在多方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辖区乡镇党委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民生检察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派出民生检察室的职能定位、机构人员、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基础设施,探索建设规范化、高标准的民生检察室。
|
本报讯(特约记者 郝建强)为进一步推动“两个联系”活动、“全员参与、全部覆盖”重点结对帮扶活动扎实开展,建立民生检察服务长效机制,近日,莱芜市莱城区检察院经过充分调研,在多方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辖区乡镇党委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民生检察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派出民生检察室的职能定位、机构人员、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基础设施,探索建设规范化、高标准的民生检察室。Urb法治山东网
为了确保人人参与、见到成效,《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民生检察室每月要走访辖区有关单位、企业或者村户一次以上,撰写一篇以上走访日记;每两个月要调解一起以上矛盾纠纷,或开展一场以上法律咨询活动,或为群众办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每季度要上一堂法制课或者出一期法制宣传栏。为完成这一硬性“任务”,该院干警打破每周一定期到乡镇开展工作的原有模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假日服务、热线服务、上门服务”,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积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执法公信力,该院还明确要求:民生检察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禁酒令》,工作时间一律在驻地自费就餐,不得接受宴请和礼品。Urb法治山东网
2009年3月,该院先后在辖区设立了 13个“ 民生检察室”,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全力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民生检察室”成立后,检察干警共调研走访村居536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5起,帮扶困难群众92户,举办“村两委”干部法制讲座22场,提出推进“两新工程”的检察建议7条,均被地方党委、政府采纳。13个民生检察室均多次受到驻地党委政府表彰,被老百姓亲切的成为“家门口的检察院”,检察官成为了老百姓的“贴心人”。Urb法治山东网
Urb法治山东网
Urb法治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