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 |
10月11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济宁全市人民法院坚持重拳出击、重点整治,综合施策、长效常治,高标准高要求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涉黑恶案件快立、快审、快结。截至目前,全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40件316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人数66人,没收个人全部财产4人;二审受理涉黑恶案件32件310人,现已全部审结,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摧毁了黑恶势力经济基础。Vn2法治山东网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对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
全市人民法院紧扣常态化扫黑除恶新要求、新部署,把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两级法院坚持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15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常设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保扫黑除恶组织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切实将扫黑除恶斗争纳入法院全局谋划推进。
坚持多方联动,案件审理与“打财断血”一体推进
全市两级法院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办理黑恶案件28件,真正将扫黑除恶工作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扫黑除恶专业合议庭优势,严格落实“三项规程”,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推进涉黑恶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切实提升打击实效。
在审判阶段,全市人民法院严格按照补偿性刑罚手段适用优先、直接追缴优先等处置原则,应判尽判、应收尽收,提高判前履行率。同时审判、执行部门加强协同,健全审执衔接“绿色通道”,持续开展黑财清底攻坚行动,综合运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阻断黑恶势力“回血再造”。自2021年以来,全市人民法院共移送执行涉黑恶案件共计184件,已结案179件,结案率达97.28%。
延伸审判职能,高标准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全市人民法院坚持“打、防、管、建”一体推进,做实“以案促治”,推动行业正本清源,向教育、金融放贷、市场流通、农村宗族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司法建议134条,整改回复率达100%。全市人民法院深入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贯彻工作,线上依托主流媒体、法院新媒体等平台,线下通过送法“六进”、设置普法展板、采录视频素材播发等多种方式,打造多场景宣传阵地,形成全媒体宣传格局,将斗争进程转化为全民普法的过程,相关宣传经验被省人民法院采用并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