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人民法院首堂“津菁”家长法律课上,东营市齐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老师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解读《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 |
“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近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人民法院首堂“津菁”家长法律课上,东营市齐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老师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解读《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qru法治山东网
“通过‘津菁’家长法律课堂,我对家庭教育理念有了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以后会更加注重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一名学生家长说道。qru法治山东网
近年来,利津县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联合东营市齐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建立“法院+社工”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该院法官联合司法社工,开设“津菁”家长法律课堂,制作法治教育课程,供社区家长学校和学校家长委员会使用,进一步增强家长的法治意识和家庭教育水平。qru法治山东网
少年司法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特质,更加依赖司法之外的社会资源。为此,利津县法院积极探索“法院+N”综合治理模式,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法院促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少年审判工作格局。今年8月,该院与东营市齐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中心就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社会工作支持体系建设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社会关护、跟踪帮教、法治教育等专业化服务。qru法治山东网
“当前,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呈现出精细化、人性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法官在审判之外,不断向前、向后延伸工作,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探寻问题症结。‘法院+社工’模式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对快速高效化解案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津县法院少年法庭有关负责人说。qru法治山东网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法院的重要职责,也是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要求。接下来,利津县法院将依托“津心呵护”少年审判品牌及法官信箱、未成年人保护基金、小林护童工作室、青少年维权岗、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等延伸产品,找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为“少年的你”撑好法律“保护伞”。qru法治山东网
(王军妍)qru法治山东网
qru法治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