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密市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法治,以法治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正确价值导向,探索实施以法律为载体,打造“法治文化、执法监督、社会治理”一体化格局,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强大的法治动能。 |
近年来,高密市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法治,以法治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正确价值导向,探索实施以法律为载体,打造“法治文化、执法监督、社会治理”一体化格局,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强大的法治动能。AgV法治山东网
AgV法治山东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建设,德润人心,培育文明风尚。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在实体阵地建设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历史人物、法治典故等融入城乡广场、公园、绿地建设,建立“晏子文化研究中心”、“晏婴文化园”和“清爱园”具有高密特色的法治文化基地,建成文化公园120个,普法广场360多个,法治文化角132处。在各镇(街、区)、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建立280余个“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和“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其中高密市文体公园、南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党内法规主题公园获评“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高密市人民检察院、高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获评“全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在线上阵地建设上,依托“法治高密”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释法”法治专栏,通过“新媒体+普法”“小视频+普法”等多种方式,搭建起群众指尖学法问法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宣传教育线上全覆盖。二是创新普法宣传模式。推行“普法+网格”,将44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67个网格,将专职网格员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菜单式普法”,通过开展“夜市小摊普法”“小马扎普法”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推行“普法+宣讲”,组建由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构成的志愿普法团队,并划分为15支普法分队,通过开设德法宣讲课堂、设置法律咨询台等方式,提升群众法治素养。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和法治宣讲1300余场次。推行“普法+文化”,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乡村、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法治文化赶大集等活动,深入挖掘晏婴、郑玄、刘墉法治思想,创作法治叫虎、剪纸、扑灰年画等非遗作品,以传统文化涵养法治。三是深化民主法治创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依法依规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落实行动、综合评估等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2023年8月,柏城镇柏城村村规民约获评全省优秀村规民约,是潍坊市唯一获此荣誉的村。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意见》,突出镇街合法性审查的指标体系、业务流程、专业队伍三个环节,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实现镇街合法性审查从“有形”向“有效”覆盖。2024年以来,为乡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1万余件,审查和规范各类经济合同、协议2000余件,审查修订村规民约947件。目前高密市共有4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村(社区)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2个村(社区)获评“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AgV法治山东网
AgV法治山东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政执法监督,良法善法,维护公平正义。一是推进首违不罚柔性执法。牢固树立执法部门服务意识,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建立免罚清单机制,在执法过程中,合理设置“包容期”,给予必要“观察期”和“过渡期”,对轻微、初犯违法行为,以行政指导、行政约谈和警示告诫为主,敦促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规范经营。今年来,落实“首违不罚”推行“柔性执法”,修订2023年版“不罚、轻罚”清单303个事项,全市累计适用“不罚、轻罚”办理各类案件共1168件、1215万元。二是推进数智赋能清单式执法。运用行政执法检查APP系统开展全流程电子化监管,为全市12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配备 “电子执法证”,依托爱山东、鲁通码关联身份证、驾驶证、健康证等42大类300种电子证照,实现786个事项,涉及76类、1196个电子证照免提交,50多万条信息免填写,执法人员仅携带一部手机即可快速完成检查,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创设涉企检查报备系统,由各行政执法部门对照工作职能梳理录入检查事项清单393项、审批人员96名、执法人员657名,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三是推进民主+社会监督模式。开启“政企沟通直通车”由原来的“旁观者”变“参与者” ,“推动者”成“受益者”。持续拓宽监督渠道,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梳理共性执法问题,督促行政执法机关整改落实见效。每月市司法局联合工信局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双方就涉企行政执法活动情况、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进行深度交流,结合民生需求,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跟随相关执法单位开展伴随式执法活动,重点对执法人员着装、亮证执法、执法用语、调查取证是否规范、执法程序是否适当等现场执法环节开展监督,着力解决执法过程中执法不规范等问题。2024年8月,在原有基础上,在重点民生领域增设5个涉企行政复议联系点。发布《高密市行政执法监督员换届公告》,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村居社区干部中选聘2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实行分类监管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行政执法监督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打造全覆盖、无死角行政执法监督模式。AgV法治山东网
AgV法治山东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德法共治,弘扬和谐旋律。一是强化基层治理,多元解纷,促进社会和谐。以矛盾调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环境、规范引领作用,在高密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调解文化长廊,积极宣传法治理念和道德准则,弘扬调解文化,让矛盾纠纷当事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法治文化影响。建立专业调解团队,实行“会诊”式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同时,以柴沟镇“平安小院”为引领,构建“五版”融合调解体系,培育起了“德邻客厅”、“牟邻之家”、“365乡约驿站”、“无讼超市”等一批富有特色的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推动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联动化处置、一揽子解决,初步形成了人民调解“一镇一品牌”良好格局。今年以来,各矛调中心共解答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调处纠纷4098起。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法助民生。在全市律师行业推行“党建+律师协会”做法,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践行“法为上、理为先、和为贵”文化理念,在山东子伦律师事务所打造个人调解工作室等“党支部品牌”。探索推行“微+”智慧平台,组织律师团队以微信群、网络视频调解等方式,在线为群众解疑释惑,打造“指尖上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共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20余次,为政府担任法律顾问,共审查市政府文件、合同30余件,参与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研判会8次,参与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20余件,为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三是强化法律供给,便民服务,维护权益。加强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加大涉民生案件的查办力度,推动形成良好社会关系和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342件,其中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785件、妇女法律援助案件126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9件。同时,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法律咨询、送法进社区、进村、学校5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全市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提供公益法律服务6000余件。持续完善“公证+不动产”联办业务流程,将继承类不动产登记与房产证办理实施一平台录入,一站式办结,进一步缩短办事流程,全面提升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共办理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近168件,为群众节约经费近67.2万元。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1645件,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AgV法治山东网
AgV法治山东网
下一步,高密市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各类公益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法治建设全方位、全过程融合,营造全社会信仰法治、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奋力争当建设更好潍坊发展排头兵、争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新样板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AgV法治山东网
AgV法治山东网
AgV法治山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