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山东网
主编信箱:fzsdxwzk@126.com 新闻热线:0531-58755505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最高检印发《意见》:与时俱进完善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管
新闻
图库
视频
文章
首页
国内
地市
深度
访谈
社会万象
维权
理论
司法
省内
法律服务
传统
法治视频
文化活动
法制
社会
经济
文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内
>
法制
>
政法综治
公安部公开征户口问题线索 包括非法买卖7种问题
时间:2014-07-16 11:37:33 来源:
法治山东新闻网
作者:
公安机关针对户口问题的整顿持续进行。公安部昨天向社会公布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户口问题(线索)的举报投诉方式,其中非法买卖户口、身份证等7种情况,公众可以通过电话、邮箱或微博等方式,向公安部等公安机关举报。
公安机关针对户口问题的整顿持续进行。公安部昨天向社会公布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户口问题(线索)的举报投诉方式,其中非法买卖户口、身份证等7种情况,公众可以通过电话、邮箱或微博等方式,向公安部等公安机关举报。 公安部要求,对群众举报、投诉和反映的各类户口问题(线索),公安机关要逐一核查并向群众反馈结果。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公安部及省级公安机关将挂牌督办。对查实的违法违纪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今年2月份,公安部部署开展专项清理整顿户口问题,用3年的时间清理整顿户口和身份证信息“错、重、假”问题,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证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并将建立黑名单曝光制度,严查不法分子和内部违法违纪人员。对办理假户口的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部队人员等,一律通报其单位、主管部门和党委纪检监察部门。公安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清理注销79万个重复户口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国又清理注销重复户口27.1万个,查办伪造买卖户口证件案件149起,已依法依纪查处责任民警和辅警46人。 >>部分举报方式 1公安部受理举报电话010-12389、010-58186722; 2 邮箱gabhukou@163.com; 3“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新浪微博、“平安北京”的微博微信; 4北京市公安局受理电话010-110、010-87680033; 5北京市政法民生热线12345;其他省级的受理方式,可到公安部网站查询。 >>7种举报情况 1.非法买卖户口、身份证的; 2.他人有多个户口和身份证的; 3.伪造、变造出生医学证明、户口迁移证件等办理户口、身份证的; 4.他人因死亡、入外籍等原因户口该注销未注销的; 5.本人或家庭成员户口簿、身份证登记内容存在差错的; 6.公安内部人员办理假户口、假身份证的;7.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户口和身份证工作中,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 >>链接多个户口好处有哪些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涉案落马的政府官员,比如安徽省凤阳县原公安局长陶勇、山西运城市原纪委干部张彦、广东汕尾原烟草局长陈文铸等,都拥有双重户口和多个身份证,那么他们能通过这种身份捞到哪些好处呢? 一是逃避限购政策。当前,我国不少城市都有楼市限购令,一些领导干部违规办理多个户口、身份证,可以钻政策空子购置多套房产,也可以躲避纪检部门对财产的核查。 二是方便隐匿财产。我国正在推行官员财产申报,而无论是房产还是资金,只要挂在虚假身份下或虚假身份开设的账户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掩人耳目。 三是方便出入境。按照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出境须履行报批手续,有人因此用另外的身份证出入境,既省了报批的麻烦,也能保密自己的行踪。此外,还能方便外逃。 四是方便“超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等群体的要求尤为严格,一旦违反,普通人可以罚款,党员领导干部则会丢官去职甚至失去工作。也因此,有些领导干部用假户口生孩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山东以政法之力优化法
山东召开全省政府立法
山东省公安厅举办2024
李伟在济南调研指导公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声明
|
WAP
本站已注册国际中文域名:法治山东新闻网.com 法治山东网.com 法治山东.com 法制山东网.com 法治山东新闻网.net 法治山东网.net 法治山东.net 法治山东新闻网.cc 法治山东网.cc 法治山东新闻网.tv 法治山东网.tv
法治山东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技术支持:山东焱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鲁ICP备16009085号-6
|
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19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19]5335-093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 (2022)000020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 20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