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会老师1995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农村基层汶上县李海小学任教,立志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守侯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 |
扎根教育 润物无声eVd法治山东网
汶上县南站镇李海小学师德师风典型郭庆会先进事迹
法治山东网汶上讯(通讯员 刘步金)郭庆会老师1995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农村基层汶上县李海小学任教,立志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在偏僻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差,一直过着单调辛苦的生活,但他毫无抱怨,始终不忘党的教育事业,守侯着那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三尺讲台”,是他一生无悔的选择,他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他的人生就是默默无闻。虽平凡,却用平凡来铸就辉煌;虽清贫,却用清贫来造就富有。先后荣获镇、县优秀教师、县教学先进个人、县教学能手、优质课、公开课执教者、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
三月,学习雷锋的传统文明月,郭庆会老师始终践行着雷锋精神,时刻告诫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教育学生互助互爱,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做一名新时代的“小雷锋”。
郭庆会老师本人也在工作上从未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每天7:30之前就到教室里,指导晨读,在生活上关注着每一个孩子,他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沟通,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他每天放学后还在办公室忙着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在课堂上,为了激活学生思维,他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业务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钻研,勤奋好学,他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了解课改的新动向,阅读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并写了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他通过学习形成自己轻松活泼的教学风格,教学成绩每年都名列在全镇前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对班上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慈母般的爱心,在他心里没有班规,只有爱心,缺少爱心的班主任工作是苍白无力的,他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诗宣。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鬼”。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他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渐渐地,李诗宣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由于种种原因,班里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犯错了,与之谈心,学生有难了,帮助解决。2015年,他教的四年级一班,当时班里有一名叫姬生猛的男孩,上课纪律松懈,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群,而且爱与同学打架。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郭老师的注意,及时地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这次家访中,了解到他这种性格行成的原因原来与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从小就没有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多。看到这种情况,郭老师明白了,因为他缺少母爱,才形成了这种性格。在以后的日子里,郭老师总是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向其他同学讲他如何的聪明能干、如何的懂事孝顺,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他补习功课,教给他如何合理利用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越来越好。
在学习教体系统“作风建设教育促进月”活动下,郭庆会老师认真贯彻学习县委、县政府提出的“4项纪律、20严禁”,从心开始,从细入手,从实做起,时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教育工作中去,率先示范,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至今,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当教师的种种滋味都尝遍过,但他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