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国学 文学 公益 大家 励志 故事 国学

北京首次“新中考”今日开考 考生:“满眼都是传统文化”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牛伟坤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25
摘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上午10点半,伴随着考点铃声的响起,语文科目考试结束,这也是本市新中考改革实施以来的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新中考考试时间和考试分值都有所调整:上午的语文考试由之前的8点半至11点调整为8点至10点半;试卷满分调整为100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上午10点半,伴随着考点铃声的响起,语文科目考试结束,这也是本市“新中考”改革实施以来的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新中考考试时间和考试分值都有所调整:上午的语文考试由之前的8点半至11点调整为8点至10点半;试卷满分调整为100分。

按照新的考试改革方案,今年的中考文化课考试科目由此前的语数外物化5科增加为“3必考+3选考”,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主科,加上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所选的3科,其中物理和生化须至少选择一门。

不少考生觉得作文题“有话可说”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取消小作文,大作文实行“二选一”。题目一以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的话做引语,“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题目要求考生任选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题目要求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延续了多年对学生想象力的考查,要求考生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记者上午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门口随机采访了解到,第一道“文物”试题让不少考生觉得比较意外,“一模二模练得都比较‘奋斗’,没想到大作文题目出得这么‘文化’。”一位考生向记者表示。不过,家住文物古迹资源丰富的北京城,不少考生同时觉得第一道作文题目有话可说,故宫、长城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我们学校在这些地方都举办过活动,所以相对比较熟悉。”考生表示。

信天游、圆明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均进入考题

“满眼都是传统文化”成为不少考生上午走出考场时的第一反应。除了第一道大作文之外,试题其他部分也均有体现,信天游、圆明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均进入考题。比如,试卷设置了在圆明园举办“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的情境,以主题活动为线索,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将课内的《出师表》与课外的《魏征传》(节选)、岳飞的《五岳祠盟记》(节选)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从中体会“为国尽忠”的传统美德在不同人物身上的具体表现。

在试卷“基础·运用”板块,选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突出对人民英雄的敬意与缅怀;阅读板块选用刘成章的散文《信天游》,发挥中华优秀民间艺术在陶冶和熏陶学生情感方面的作用;在名著阅读板块选用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名言。

“所有这些都表明命题素材的选择是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的命题需要。”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

古诗词阅读首次独立成板块

专家表示,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更加关注考生的阅读表现,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比如,在多文本阅读中将图表的比较与对文本的理解相结合,利用图表比较和图文转换的不同形式,考查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此外,今年古诗词阅读作为独立板块,第一次进入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及与本首诗的积累;名著阅读不限定某一部作品,更关注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获得的启迪,力求使多读书、会读书、善思考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责任编辑:孙溪悦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