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
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团队)入围名单公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生动展示我省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教学的精神风貌,广泛凝聚建设教育强省的磅礴力量,经各市、各高校推荐,省级评审,现将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团队)入围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8月20日至8月26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向选树宣传活动办公室反映。同时,请告知或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以便调查核实和反馈情况。
通讯地址:济南市千佛山西路38号(山东教育电视台)
邮编:250014
电话:0531-82677301
传真:0531-85591009
山东省教育厅
2025年8月20日
附件1
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入围名单
(分学段、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单位
史宏达 中国海洋大学
田雪文 山东体育学院
刘伟韬 山东科技大学
李宗刚 山东师范大学
郝霄鹏 齐鲁工业大学
葛少华 山东大学
解红梅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张福伟 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万云 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
田新柱 嘉祥县第一中学
李辉 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
陈元云 惠民县辛店镇中学
王纪学 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宁海小学
冯其滢 临清市八岔路镇前杨坟小学
张海 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大姜小学
鹿爱莲 临沂第四十中学附属幼儿园
姜竹亭 青岛市中心聋校
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科技创新团队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心跳行动”
教师志愿服务队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单县第一中学排球教练团队 单县第一中学
附件2
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入围人选(团队)
事迹简介
1.史宏达,男,汉族,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课程思政名师等荣誉。他扎根讲台、以身为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港筑天下”的宽广胸怀与责任担当,培养了一批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他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给祖国偏远海岛送去了“光明”,不断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注入新动能。他带领团队取得一系列国家级专业建设成果,使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从一个年轻专业成长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他致力于世界海洋能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不断壮大我国海工科研“朋友圈”。他甘做一架“让学生踩着自己登高望远”的梯子,用“大爱”和“大我”诠释着新时代教师之美。
2.田雪文,女,汉族,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山东体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百人计划人选。她是学生心中的“田妈妈”,用智慧与大爱春风化雨、点亮梦想。她是身教典范的教育楷模,主编教材5部,构建竞技体育科研服务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她是竞技体育服务的领头羊,带领学生做好奥运会科技保障,助力山东军团16年连续四次获全运会冠军。她是科技创新的领航先锋,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75篇,获得专利31项。她是心怀大爱的公益使者,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糖尿病慢病防治等科普活动,受益人群上千万。
3.刘伟韬,男,汉族,1970年1月生,民进会员,山东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扎根一线教学科研岗位31年,瞄准国家能源战略部署,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创新煤矿智能开采领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先后主持各类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能源报国硬实力。主持完成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解决矿山安全开采“卡脖子”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大力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带领学生围绕现场技术难题开展问题驱动式创新研究,指导学生多次在“挑战杯”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9名学生获评全国煤炭行业建功立业优秀毕业生,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冲击“双一流”提供了强力支撑。他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负责人、霍英东教育教学奖获得者。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突贡专家、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4.李宗刚,男,1963年5月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位点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并带领学报进入CSSCI来源期刊,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奖”。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主讲课程入选山东省省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1/1)、二等奖1项(17/42),独立作者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成绩均为优秀)。出版著作10部、编选研究资料19部。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论文30余篇。
5.郝霄鹏,男,汉族,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学部主任。他匠心筑教:深耕教育23年,构建“四链融合-项目驱动-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三段-四阶-五步”实践教学改革,获批省教改重点项目等,成果被多个高校借鉴;实施本科“博学导师制”,带领团队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6项,获“山东省青春担当好团队”和校“最美教师团队”。 他潜心科研:聚焦国家战略,解决宽禁带半导体单晶衬底工程化难题,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235篇,被诺贝尔奖得主等学者引用8000余次,获Nature及其子刊多次亮点评论;授权发明专利49项,其中GaN单晶生长及加工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建材科技奖二等奖。他恒心强学科:推动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24%,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博士点、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以科教融合赋能学科升级,诠释“育人、创新、担当”的师者初心。
6.葛少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她扎根教育25年,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主编国内首部口腔医学思政教材,在北大口腔等国内18所知名院校应用。创新融合思政教育与临床、科研需求,打造全国研究生精品课程和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用前沿成果与临床案例滋养学生。她带领学生攻坚“卡脖子”技术,在牙周组织再生等领域取得突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她将科研过程转化为育人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家国担当。所教学生屡获全国医学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赛事金奖,4人次获评省优秀博硕士论文。她将“椅旁思政”融入带教全过程,传递严谨求实的临床态度和守护百姓口腔健康的医者初心,培养有温度的医者。她推动牙周病科成为省内口腔医学领域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推进牙周病综合系统规范诊疗,制定8项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惠及数万患者。曾获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7.解红梅,女,汉族,1978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科技系副主任、教授。从教21年来,她始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在职教改革创新发展中勇担重任。担任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执行负责人;创新“四共四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联牧场”实践教学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执笔制定畜牧业类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教学标准5个;主持开发智能养禽与禽病防控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被推荐至教育部;主持创立“双案例、双课堂、双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有趣有效有用“三有”课堂,省级教学竞赛获奖4项;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9项,所带班级获山东省优秀班集体称号;开展科学研究、深化社会服务,荣获潍坊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言献策先进个人;主持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建设,带领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8.张福伟,男,汉族,1983年3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焊接专业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017年6月通过山东省高技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进入学校工作。入职以来,他以匠心铸魂,用实干担当,投身教学科研。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9人在国家级大赛,18人在省市大赛中获奖。创新“项目五步”实训教学模式与“龙门过关”式训练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技能成绩,改进实训车间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实训成本。服务地方经济,他步履不停。深入石横特钢等10余家企业,攻克39项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累计为企业培训1300余名焊工技能人才。在他的引领下,焊接专业先后获评泰安市“校企一体化育人”示范专业、泰安市技工院校名优专业等,人才培养方案荣获泰安市“德技并修”优秀奖项。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当选中国共产党泰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9.万云,男,汉族,197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思政课教师。他先后两次援藏,在藏工作期间始终秉承鲁藏同心办学理念,积极协调山东援藏资源优势,援藏教师“传帮带”作用明显。在白朗县援藏工作期间,担任白朗县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实现全市第一个县中学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2022年7月,他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二次进藏,担任山东援藏单体投资最大项目日喀则市齐鲁高级中学校长,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7月学校获评西藏自治区示范高中,2023年度获评日喀则市教育系统民族团结模范学校,2024年学校获评日喀则市理综教学基地,2025年学校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曾荣获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日喀则市优秀援藏干部等荣誉称号。
10.田新柱,男,汉族,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嘉祥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91年一场暴雨诱发强脊炎,差点儿浇灭他的教师梦;93年专业被调剂,他历经曲折还是当了老师;2001年调入县教研室,两年后他力争回到心爱的讲台;15年高考前两个月突然病重,他忍痛坚持到学生进考场才去手术。他关爱学生,营造磁性课堂,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深受学生欢迎。30年来,他心如磐石,一直为梦想砥砺前行。他在全国率先提出“磁性语文”教学主张,发表论文109篇,出版论著教材19部,主持省课题9项。他将名师工作室与领航送教、骨干培养、岗位培训有机融合,近几年培养出2名省特级教师、3名齐鲁名师等众多青年骨干;多次赴河南、安徽、湖北等地高中传授经验;为云南、贵州、黑龙江、内蒙古等教育代表团作报告。他的教学理念和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11.李辉,男,汉族,1970年7月生,中共党员,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正高级教师。自2001年从事中小学科技教育以来,先后培养“乳山市少年科学院院士”40人、“优秀小创客”100人,辅导学生获国家、省市级奖励500余人次,申请35项国家专利,获国家、省级优秀科技辅导56次。2019年入选山东省科普专家人才库以来,主持“山东科学大讲堂——科创·科普双翼带动乡村娃”活动,走遍全市14所乡村学校,开讲科普讲堂100余节,受众学生上万人;2021年,主讲15场《中国梦,创客梦——科技助力共庆建党百年》科普大讲堂,助力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多次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12.陈元云,女,汉族,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1998年7月参加工作,正高级教师,惠民县辛店镇中学数学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被聘为教育部领航工程邢成云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山东省兼职教研员,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并参与8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出版教育著作3部,编写配套教材资源5部,在《中国教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期刊发表文章近30篇,执教山东省观摩课2节,滨州市观摩课6节,在省市县做专题报告30多场次。
13.王纪学,男,汉族,1978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宁海小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7年,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是东营市师德宣讲团首批成员。他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点亮学生梦想,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关爱留守儿童,用真情温暖感染学生;深耕语文教学,出版20多万字专著,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主持或主研省市级规划课题10项,参编多册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他实践并创新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27年来他始终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城区教育发展,受益教师、家长5000余人次。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14.冯其滢,女,汉族,1983年3月生,群众,聊城市临清市八岔路镇前杨坟小学教师。她用20年的执着坚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践行着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她始终秉持“尊重与信任”的教育理念,针对农村教育实际情况,开创“1143”教学方法与“愉悦采访式”教学模式,成功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型。在教学实践中,她尊重学生的表达意愿,使每位学生均能成长为自信积极的求知主体。作为骨干教师,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累计开展20余场个人成长专题讲座,助力青年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15.张海,男,汉族,1981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大姜小学教师。他扎根农村学校23年,不断探索教学改革,逐步成长为省级名师。他根据乡村数学教育特点,以林崇德教授“思维品质”相关研究为指导,构建了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思辨式课堂模式,实现数学核心素养、思维品质与学科育人的三重结合。相关研究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惠及1000余名乡村学生。近年来,他针对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等问题,紧跟国内外脑科学前沿学术成果,构建以执行功能为核心的“全环境育智”培养模式,以五育融合发展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对思辨式课堂模式及“全环境育智”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在20多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他注重青年教师成长,累计培训青年教师2000余人次。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16.鹿爱莲,女,汉族,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临沂第四十中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副园长。二十八载扎根幼教园地,她始终以赤诚之心践行教育使命,以开拓之姿推动育人改革,以创新为笔,在学前领域书写着动人篇章。她带领团队历经多年探索,构建指向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全人发展“五化”实践模式,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彩,研究成果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她立足儿童真实需求,创生“和悦课程”,通过师幼共同生活的浸润,引领幼儿悦自我、新自然、和社会,被《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作为省级指导专家,她甘为人梯,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边县区志愿服务,通过培训、共读、研讨等多种形式,为众多青年教师点亮专业发展之路。主持了十几项国家级、省、市区课题结题。多篇论文发表于《早期教育》《山东教育》等优质期刊。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17.姜竹亭,女,汉族,1970年3月生,民盟盟员,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聋校教师。普师毕业后,她选择到聋校当一名教师,深耕特殊教育37年,她秉持“尊重个体差异,成就快乐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一生一案”育人模式,为每位学生精心规划成长蓝图,所带班级获评全国聋校首批实验班和青岛市先进班集体。她以开拓者的姿态,自学形体训练课程并开设选修课,践行“开发潜能,点燃可能”,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学生们不仅成为残奥圣火采集使者,还有多位成为特殊艺术和体育的佼佼者。她积极投身于教育帮扶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为山东省特教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了贡献。她致力于无障碍建设,担任青岛电视台手语主播20余年,连续10年为青岛市人代会《市长政府工作报告》电视直播提供同步手语翻译。她希望每个听障孩子都能在尊重包容与专业支持中绽放生命光彩。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18.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科技创新团队
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科技创新团队由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泰山学者万勇善教授领衔,长期围绕花生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等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服务,是一支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一流教学科研团队。团队秉承“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育人理念,培养本科生169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27人。指导本科生SRT项目41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金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5项。涌现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教师等先优典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2项。培育花生品种36个,研发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3项、省主推技术6项,发表论文267篇,著作12部,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团队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三位一体配套形成了系统化的花生生产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1.8亿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65亿元。团队将始终矢志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砥砺前行,为筑牢国家粮油安全贡献硬核力量。
19.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心跳行动”教师志愿服务队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心跳行动”教师志愿服务队是以科普培训心肺复苏、AED、海姆立克等急救知识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志愿服务组织。由“齐鲁时代楷模”、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张军桥老师生前,在援鄂归来后在人民广场“摆地摊”传授市民心肺复苏术发起成立。“心跳行动”教师志愿服务队中,有教师7人、临床代教教师3人。五年来,该团队累计开展培训400余场,受益民众2万余人次,有力提升了民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人民日报》以“别人摆摊挣钱,他摆摊救命”为题、中央电视台《24小时 遇见你》栏目以“摆摊教‘救命’从一个人到更多人的公益”进行专题报道,同时被新华社等全国主流媒体跟踪报道。志愿服务队先后获评潍坊团市委2020年度“青春担当好团队”、2023年度山东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
20.单县第一中学排球教练团队
单县一中是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省中小学唯一一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山东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省中小学仅两所)、山东省排球特色高级中学、山东省优秀训练队(全省中小学唯一一所)、菏泽市排球训练基地单位,全国体教融合的典范,近年来为菏泽排球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山东菏泽单县争得很大荣誉。单县第一中学排球教练团队人数13人,其中教师10人,引进教练员3人。近年来,单县第一中学排球队获得山东省冠军16个,全国季军1个,全国亚军4个,全国冠军2个。2011年至今,为复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输送100余名优秀运动员。单县一中排球队在教练团队的带领下,正以更高昂的斗志,更刻苦的训练,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热点信息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
-
8月18日上午,肥城市新城街道孙庄社区沿街商户雨润水果蔬菜生鲜百货超市里上演了暖心一幕:一位白发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