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河北地方戏曲剧种摸家底儿 12个疑似新剧种待认定
日期:2017-02-24
浏览:
来源:
作者:龚正龙
记者从省艺术研究所获悉,历时一年多的全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已于近日基本完成。我省共录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信息平台48个剧种(含皮影戏、木偶戏各一),演出团体749个,创研机构12家、教育培训机构28家、制作机构21家,各类人才988人。48个剧种中包括普查队发现的12个疑似新剧种,现已将相关剧种的论证材料提交国家普查办公室,等待最终认定。
据悉,2015年12月初,我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负责全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2016年8月中旬,省艺术研究所组织专家成立河北省地方戏曲疑似新剧种专家论证小组,对我省有关材料先后进行审核、甄别,最终确定我省总剧种数目为48个(含皮影戏、木偶戏各一),其中疑似新剧种为12个。
“所谓‘疑似新剧种’,并非指新进冒出来的剧种。我们以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迄今最为权威的著作《中国戏曲志》为依据,确立了两个判断标准:一个是《中国戏曲志》中未曾收录,但在地方上流传很久的剧种;二是满足有剧团、有剧目存在等相关要求的地方小剧种。”省艺术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最初在编写《中国戏曲志》时,因受调查条件限制,许多鲜为人知的剧种未被收录,比如元氏的“乐乐腔”,这个自清朝流传至今的剧种并未收录其中。再比如定州的“东路娃娃调”,原被归入保定丝弦中,但其唱腔与丝弦有很大不同,且有自己独特的剧目,这次便单独列了出来,归入“疑似新剧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4月25日,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开幕。当晚,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舞...
-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五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经省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