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正阳农民王林场的戏曲艺术追求
正阳农民王林场12岁开始学戏,27岁组建剧团,20年来,他带领着剧团长年巡回在周边省份,累计演出1.6万多场,广受赞誉。近年来,他的剧团更是在省市戏曲大赛中多次获奖……
农历正月初二,人们还沉浸在合家团聚、走亲访友的浓厚年味中,王林场已带着他的剧团开始演出了。“俺得按所接的单子安排演出!为群众演出,累点苦点俺高兴。”王林场说。
现年47岁的王林场,出生于正阳县王勿桥乡便民村。小时候,乡里有个“戏班子”,特别喜欢听戏、看戏的他,一有空就往那里跑,慢慢地,那里的“草根演员”们也都熟悉了这个小朋友。14岁那年,他背着父母加入“戏班子”开始学唱戏。
1997年初,王林场聚合本地25个有一定功底的戏曲爱好者,创建了“正阳县便民豫剧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林场意识到:“没有新生力量,剧目更新不了,会影响以后的发展。”他在儿子王军13岁和女儿王敏11岁时,便把他们相继送到“河南省虎美玲艺术学校”学习,学成毕业后,回到剧团担纲。这些年,他先后从“河南省艺术学校”招聘青年演员26人,目前,他的演职队伍发展到56人,剧团也已发展到两个,并成立注册了正阳县便民豫剧团有限公司。
自2012年开始,他在演职员工中实行年薪制,目前他们中高的收入可达6万元,低的也在4万元以上,这在河南省民营剧团中为数寥寥,在驻马店市民营剧团中绝无仅有。
演职员工们的心稳住了,他们一心追求进步,频频获奖。2014年,他带领剧团排练的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在驻马店市举办的戏曲大赛中荣获文华演出金奖。2016年,正阳县创作了一部反映现代农村生活题材的大型戏曲剧目《春桃》,有关领导找到王林场,想把这个首演的任务交给他的剧团来完成,王林场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组织演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排练,在6月底驻马店市的首次演出中一举成功,受到了汪荃珍、耿玉卿、牛冠立等戏曲名家的高度评价,结束了正阳县无戏曲首创首演的历史,而王林场为排演这部戏投入10多万元。此后,该戏在基层演出58场,每场都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该团一些出类拔萃的演员更是在省市戏曲大赛中折桂。2012年,王敏在第六届河南省红梅奖大赛中和2015年的第九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中均获金奖;王军、李贺勇、许趁等剧团主力在省市戏曲大赛中摘冠拿奖。2016年,王林场的剧团正式承担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任务,累计深入基层免费义务演出近200场次。
热点信息
-
4月25日,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开幕。当晚,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舞...
-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五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经省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