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各国打击乐与中国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对“十二生肖”这一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深层解读。中国东方歌舞团最新推出的原创“舞乐”作品《中国故事·十二生肖》10日在北京完成首轮演出,饱受赞誉。
青铜鎏金质感的晨钟、暮鼓分屹舞台两侧,燃烧的地平线尽头,一群雄健的耕牛一步步向前拓荒而来……从序幕《丑牛牧野》到尾声《辰龙归元》,全剧打破常规顺序,用四幕十二个节目,向观众讲述中国故事、生肖文化。
全剧力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子鼠闹天》一则虽然仅仅只是表现夜晚破庙中,五只老鼠抢位置的情节,但是舞台上一桌一椅的设置,借鉴京剧《三岔口》的锣鼓点节奏,五名演员在完成技巧动作的同时必须把握严格的节奏,难度由此可见一斑。《寅虎啸林》以民间打击乐《牛斗虎》为基本元素,打击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虎威气势。《卯兔邀月》则巧妙化用了经典唐诗中的“对影成三人”一句。
同时,中国大鼓、印度巫毒鼓、非洲的卡巴沙、南美的海洋鼓,以及沙球、蛙鸣器、鸟哨、雨棍、雷音板、U型蜡尺……各种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打击乐汇聚一堂,雄浑时气势磅礴,温柔时雨打芭蕉。果壳乐器模仿了树叶在风中沙沙响,巫毒鼓声仿佛泉水深流,卡巴沙的挥扬好像小雨滴答,海洋鼓响起彷如大雨倾盆,蛙鸣器和鸟哨声更是乱真,让观众如同置身林间田地。
这台东方歌舞团最新打造的剧目构思巧妙,立意深远;节目创意独特,匠心独运。观众时而被猛虎震撼,时而为戌狗动情;时而为灵蛇沐水滋润,时而被玉兔明月陶醉,时而为子鼠捧腹……尾声时,钟磬鼎盛,鼓乐齐鸣,一幅幅金色条幕从天而降,舞台幻化如敦煌胜境般的极致震撼。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表示,《中国故事·十二生肖》突出讲中国故事,跳中国舞步,传承传统文化。“在作品创造阶段,根据东方歌舞团的传统特点,讲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元素的同时,把亚洲、非洲、拉美洲的元素揉进去。”
首演结束后,舞蹈考级老师刘容辰感慨道:“这次演出用实力说话,中国东方歌舞团依然是这个时代、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依然可以做国家的门面。导演们趣味、观念不流于俗套,整台晚会处处都有妙思。牛之勤勉、虎之骁勇、兔之温婉、羊之谦礼、猴之广智……看到太多恰当的动律构成了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也看到了太多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巧妙暗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