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春和景明”202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 在洛阳举行
日期:2024-04-16
浏览:
来源:
作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4月11日至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春和景明”2024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在洛阳市举行。11个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负责同志、1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家建设管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共计约70人参加活动。
会上,山西、河南、四川、青海等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发言,介绍本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机构负责同志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困难进行交流。非遗司规划处有关负责同志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通过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和案例分析,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意义、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厘清工作方向和重点。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持续做好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经费保障、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因地制宜策划举办相关活动,凝聚、吸引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培育,全力完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为赓续中华文化基因、传承优秀历史文脉贡献力量。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考察了“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牡丹花会”“洛神的传说”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及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
会上,山西、河南、四川、青海等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发言,介绍本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机构负责同志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困难进行交流。非遗司规划处有关负责同志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通过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和案例分析,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意义、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厘清工作方向和重点。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持续做好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经费保障、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因地制宜策划举办相关活动,凝聚、吸引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培育,全力完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为赓续中华文化基因、传承优秀历史文脉贡献力量。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考察了“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牡丹花会”“洛神的传说”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及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传统文化门户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热点信息
-
4月20日,敦煌市召开“敦煌游礼”——“五一”畅游计划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敦煌游礼”——“五一...
-
4月21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老家河南·豫闽相见”——2025河南文化旅游福建推广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