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河南省方城县教育界贯彻二会精神改进教育理念
河南省法制小学、红军小学、环境中学着力贯彻全县二会会议精神,把“双减”政策落实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落实到“五育”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自2021年7月以来,从教体局到基层教务办都高度重视“双减”工作,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县精神,扎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效,有力地推动了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教育公业的优质均衡发展。
聚焦育人方式变革,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释之学校围绕二会精神融入“双减”落地与教育评价改革,紧扣学生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全方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立足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班主任示范以“课堂革命”为抓手,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成功举办四期“方城好课堂”活动,塑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区域影响、推广辐射价值的“特色好课堂”创新模型,形成了新立小学的“五有”课堂、“五育”好课堂、杨集中学的优质课堂、五高的“三苦”教学法、学习外来杭州、上海、深圳先进理念课改指标并用卓有成效的灵活教学模式。相继申报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13个,省级教学成果8项。分学段实施“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普遍提升和师生共同成长。
二是聚焦减轻学生负担,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作业“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义务段作业管理指导意见,紧扣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和辅导等环节,强化学科统筹与过程管理,建立并落实作业好榜“四公开”、三级统筹管理、作业备案、作业展评反馈等制度,严控质量教育,提升作业质量,努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成立了考核团队,开展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有效性、针对性,推动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目标与品质育人功能。厚德学校作业批改“四有四必”制度(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第七小学的“奖励兑换”“免作业”机制等有益探索,为全区学校提供了特色教育样本和经验。”书香方城“从外部环境大力开展师生阅读交流活动,每学年组织主题读书月活动,在“名校+”发展共同体开展二个集团教育竞赛工程,即同一场报告、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一场教研、同一个社团活动开出百样花、结出百样果。小学“名校+”共同体长期开展师生读书会活动,张骞学校出版内部校报星途丝雨。开展“教坛揽翠.学生专栏,把坚持“慧读书.悦成长”活动贯穿到教学和家访过程当中,环境小学开展“草坪阅读节”活动,杨集中学开展田间劳动美“蛇年吉祥”,“读”享未来读书系列活动。
三是重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一中教育聚焦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温度、力度、深度、角度”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与服务质量方面优化实施方案,统筹校内外资源,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着力打造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体系,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统筹发挥体育、文化、科普等公共服务资源优势,强化“家、校、社会和单位”协同育人力度。如半数乡镇教务办新开设了无垃圾活动、绿色小课程;第五小学、赵河初中开展了戏曲豫剧、国学中医进课程、其它的如轮滑活动、无人机社团,兴趣航模、3D打印、人工智能等都成为吸引孩子好奇探索未知的引擎。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发展兴趣的平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了学生特长化发展。目前,方城课后服务工作已实现时间、学校、学生、学科四个“全覆盖”,中小学在校生参与率为85%,教师参与率达到98%。光荣榜制度遍布各校。
四是坚持“五育”融合,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城关教育高效打造全县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跳绳创新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不断深化学校美育教学综合改革;吉他声声抚慰累、二胡悠扬暖人心。构建了以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为主导、家庭劳动教育常态化为基础、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劳动育人体系,形成综合育人格局。近年来,广泛开展各类普及性体育、艺术、科学、劳动等活动及比赛,每年组织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足球赛、围棋赛、篮球赛、羽毛球赛、阳光大课间评比、健美操、啦啦操比赛、科技创新大赛、全区中小学生演讲展演,以及传统文化进校园、“科技之春”宣传月、科学冬令营、“弘扬劳模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街舞表演等活动,不断完善各类别竞赛体系和方案,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坚持法治思维,践行依法治教
第五小聚焦学生和家长校外培训负担,完善校外培训综合治理机制,推动校外培训治理法治化、规范化。
一是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各个学校通过“家长志愿机制”“家庭沟通机制”“精神表彰机制”形成了表扬声声入孩心、鼓励探索大学习”新面貌。同时,向社会公布信访举报渠道,铲除违法违规校外培训生存土壤。
二是坚持部门联动,夯实工作力量。联席建立风险研判和联席会议制度,利用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科工、文旅以及各街道办,形成专业执法人员和兼职监管工作力量,严肃查处证照不全、虚假宣传、超标培训、违规收费等行为。妥善处置了英语专业、金话筒培训、书法教学机构的退费问题。2025年以来,联合区市场监管、文旅、科技、公安等部门,开展多轮次、多层次联合检查,重点打击辖区内学科类隐形培训。。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出动280余人次,现场检查机构100余次,查处违规培训行为3次,依法作出行政处罚3次,累计罚没金额2万余元。
三是加强教育执法,维护良好教育生态。《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各乡镇持续加强政策法规学习运用,规范执法行为,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培训,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加强日常政策法规学习和案例分享,开通校外培训监管罚没收入账户,坚持规范和完善行政执法流程。有效地把高效的师资力量聚焦到校园内部来,聚焦到师德品质上。
(太斌 仲和 国军)
热点信息
-
5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湖北调研。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
5月14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开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题为“携手迈向智能时代 推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