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威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城市文明之魂
文登,因秦始皇“召文人登山”而得名。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着力推动千年“文登学”与新时代文明新风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生动画卷。
聚焦“爱国奉献” 红色基因铸就城市精神底色
作为红色胶东策源地,文登的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爱国奉献的动人故事。7月11日,天福山红色宣讲团巡回宣讲走进文登营镇,为广大村民们送去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核心价值观“田间课堂”。情景剧《旗帜》演绎了革命先辈们怀揣炽热信仰,守护战旗,与新时代志愿者跨时空相遇的动人故事;宣讲《“小学徒”也能成为“大技师”》讲述了山东省劳动模范于海游在技术道路上敬业奉献、勇攀高峰的奋斗故事,宣讲团成员以生动鲜活的案例、饱含深情的讲述,将文登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与发展成就娓娓道来,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和熏陶。
这种爱国价值观的传承,不仅在农村扎根,更在校园里绽放出新光芒。从田间地头到菁菁校园,从耄耋老人到莘莘学子,爱国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年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月期间,文登区各学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文峰小学“军人荣誉·母校荣光”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设置军体拳表演、文登优秀军旅学子事迹展示、“雪域戍边志·信物传军魂”等环节,威海景义外国语学校“警钟长鸣·发愤图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徒步祭扫,“学子进军营 厚植国防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走进军营……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让爱国精神变得可感可知、可亲可近。
从校园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文登区构建起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近年来,文登区加强资源整合,做实做活红色基因传承文章,加快打造群众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对全区115处革命历史印迹进行抢救性保护,改造建设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展览馆等20处革命展馆,打造“千里海疆·红色文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建设理琪园、修己园等13处以天福山起义革命先辈命名的主题公园,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敬业诚信” 职业精神构筑城市富强基石
爱国精神的传承塑造了文登人民的精神品格,也转化为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7月1日,文登区举办“技师兴威”职业技能竞赛,19个赛项的选手们用精湛技艺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这份对职业的执着追求,在文登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生动的注脚——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隋玉涛40年如一日走村串户,用脚步丈量医者仁心;齐鲁工匠孙强十六年守护网络安全,以键盘鼠标构筑数字防线……他们的故事生动诠释出当敬业成为一种信仰,平凡岗位也能绽放非凡光彩。
在文登,敬业精神与诚信理念如同车之两轮,共同驱动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文登区将诚信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构建了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在信用惠民领域,联合区人民医院试点推行“信用+医疗”信用惠民活动,根据星级不同,提供住院减免或手术费优惠政策,有1000余人次享受惠民服务。全区创新实施“美德信用+积分”管理模式,对380余名3A级信用个人给予实质性激励,这种“信用有价”的创新实践,使诚信从抽象的道德准则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
诚信建设为文登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智能制造领域,文登区以“智造文登”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长和光导光纤预制棒项目通过自主研发,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其500吨光纤预制棒二期项目全部由企业自主研发完成,生产工艺数据采集率达到95%,以其技术创新和诚信经营,为“智造文登”的富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聚焦“和谐友善” 凡人善举传递城市道德温度
文登的温暖,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成就上,更流淌在普通市民的日常善举中。5月23日,吕明玉同志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文登区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硕成果。
在这片热土上,道德模范如星辰般闪耀,照亮城市文明前行的道路。文登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发现-宣传-礼遇”三位一体的典型培育机制,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中国好人”、烈士张开龙用生命托举落水儿童的壮举,诠释了“友善”的至高境界;山东省道德模范李玉坤二十载如一日扶贫济困,以“兼济天下”的大爱情怀书写“和谐”篇章……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情景剧《英雄无悔》、社区“好人文化角”等载体广为传颂,让核心价值观浸润百姓心田。
为放大“好人效应”,文登区创新设立“好人工作室(站)”,打造群众身边的道德实践平台。各级好人模范在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群众投身志愿服务,形成“好人引领、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通过“以点带面”的工作模式,深化“友善”互助的社会氛围,促进“和谐”共生的城市文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登落地生根。
聚焦“文明传承” 文化滋养涵养城市内在气质
文明的高度取决于文化的厚度,文登区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5月30日,威海市第十一届“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文登区峰山小学启动,充分展现了“文登学”地域传统文化的生动魅力。近年来,文登区“国学小名士”参赛选手屡屡在省赛中斩获佳绩,这些“国学小名士”的涌现,正是文登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写照。在学校,自主开发的“美德系列”“话说文登系列”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形成了从《三字经》到《道德经》的经典诵读体系;茶艺、京剧、书法等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武术强“身”、经典润“心”、京剧悦“心”、书法养“心”、茶香沁“心”的“一身四心”教育模式中,感受“文登学”文化立德树人的独特魅力。
“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把你们心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画出来吧……”文化的传承不仅限于校园,7月22日,在环山街道南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的“画出我心中的价值观”活动中,志愿者们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翅膀,将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念的懵懂认知,化作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其实,这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起来、“动”起来的宣传场景,在文登随处可见。6月28日,山东夏季“海洋大集”在南海公园盛大启幕,现场“山东手造”“文化艺术”大集上设置了草柳编、鱼拓、葫芦雕等传统非遗板块,让游客们身临其境感受千年技艺的温度;今年以来,观云山居文化书院依托城市书房资源优势,引入乡村文化振兴首席专家、“百家讲坛”讲师等名家大师,定期举办“文登云上读书会”,打造市民文化素养提升的“精神高地”……通过不断探索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加灵活的宣传教育方式,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群众生活、浸润人们心灵。
在文登这片热土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深扎根、枝繁叶茂。从红色基因孕育的爱国情怀,到产业振兴彰显的敬业精神;从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实践,到“好人文化”滋养的友善风尚,文登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理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践成果。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文化自信为魂,以群众实践为根,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建设,让“文登学”根脉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热点信息
-
7月31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向媒体公众通报第七届运博会总体安排、重...
-
近日,“冰雪溯源,创享未来——亚布力冰雪文化展馆开馆仪式暨亚布力度假区签约仪式”在亚布力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