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非遗仲夏夜 周末艺相逢!非遗奇遇点亮雄安城市夏夜
鼓乐声声唤醒夏夜星空,刀光剑影照映商圈霓虹。8月2日晚,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主办的“非遗仲夏夜 周末艺相逢”——2025暑期非遗奇遇秀活动在雄安郊野公园、雄安奥特莱斯、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雄安体育中心、悦容公园等地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非遗奇遇秀活动旨在响应暑期夜间消费需求,活化非遗传承,精选武术、戏曲、杂技等表演类非遗项目,走进商圈、公园等夜间人流密集区,丰富群众夏夜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烟火气,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活动于8月1日启动,将持续至8月底。
活动现场,来自容城县师庄村的非遗队伍带来了精彩的龙狮表演。金龙与瑞狮在锣鼓声中腾空飞舞,龙身蜿蜒如江河奔涌,狮头灵动似戏珠逗趣,舞龙的游弋与舞狮的灵动相映成趣,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精彩的画面。
来自安新县东刘街村的非遗队伍带来了巧妙的杂技表演。小演员们还多是年纪不大的孩童,他们手执细杆,杆头瓷碟飞速旋转如银盘悬空,转碟的同时身体配合做出各式动作,形成“人碟共舞”的画面,观众屏息凝视直至最后一个动作收势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来自雄县相庄村的非遗团队则献上了惊险刺激的飞叉表演。队员们手持铁叉,时而抛向高空如银龙探海,时而绕身飞旋似灵蛇游动,叉身不停旋转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不绝于耳,观众们个个露出紧张的神情专注观看,惊呼叫好声此起彼伏。
此外,本次演出的重头戏——雄安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鹰爪翻子拳精彩亮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桂学带领弟子们轮番上阵,少年少女亮黄身影灵动如鹰,抓打擒锁迅捷连贯。男性武者挥舞青龙偃月刀虎虎生风,“力劈华山”等招式刚猛暴烈,尽显鹰爪拳精髓。女性武者青锋剑“白蛇吐信”则融合阴柔寸劲,剑光流转尽展飒爽英姿。
孩童的灵动、男性的刚猛、女性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在“闪翻”“滚砸”等技法中达成奇妙的和谐,让观众在惊叹中华武学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感受到非遗传承的生生不息。
除了带来视觉冲击的武术和杂技表演外,本次活动还有带来听觉享受的传统曲艺项目。来自容城的河北梆子剧团为观众奉上《穆桂英挂帅》《双错遗恨》等经典曲目选段。演员头戴凤翅金冠、身披一袭红氅惊艳登台,“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的唱段中,她运用河北梆子特有的“腭嗽”技巧,高音区如裂帛穿云,低音区似沉雷滚地,尤其是“五十三岁又率三军”一句中的四度大跳进,将穆桂英请缨挂帅的悲壮与决绝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来自雄县的王派西河大鼓和李派快板书。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祥彬以“咬字狠、唱音准”的功底演绎了西河大鼓选段《报母经》。他手持铜板与书鼓,在大三弦如泣如诉的旋律中开启唱段。铜板轻叩如露珠滴落,书鼓闷击似心跳律动,声腔艺术与传统乐器的默契配合直击人心。
李派快板书第三代传人、雄县曲协副主席翟会民用他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功底为观众献上了流利的“中式说唱”。他手持七块竹板健步登场,板点如骤雨连击,瞬间吸引全场目光。他以“联珠板”技法(每分钟240拍)快速切入绕口令,喷口如连珠炮般迸发,字音密集却又清晰可辨,引得观众笑声连连。
据悉,8月期间的每周五、周六晚还会持续不断推出新的非遗节目表演,为新区群众和游客带来一场场“奇遇”式的非遗视觉盛宴。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非遗奇遇秀活动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一次创新实践,既能让游客在不经意间遇上雄安非遗节目,又能进一步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新区将聚焦群众需求,推出更多新颖、有特色、优质的非遗活动,让新区群众在各类活动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热点信息
-
7月20日,2025日照非遗购物季——非遗夜市活动在市图书馆北广场开启,围绕“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
-
鼓乐声声唤醒夏夜星空,刀光剑影照映商圈霓虹。8月2日晚,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主办的“非遗仲夏夜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