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
捣草药、练豫剧、习武术、画国画、弹古筝、下围棋……9月11日,由中央宣传部会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从本草馆到戏曲排练室,从国学群馆到体育馆,感受该校别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是河南援疆“交钥匙工程”中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额1.497亿元,2023年8月投入使用。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2500名。近年来,该校在中小学教学课程中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
学校内外的展示墙、国学文化馆群、图书馆、图书阅览室……处处展现这所学校的多彩文化魅力。校内的“师生笑脸墙”十分醒目,墙上一张张各族师生的照片都洋溢着灿烂的笑脸。
2024年4月30日,学校挂牌洛阳实验中学哈密分校,洛阳选派第一批“组团式”援疆管理团队,推动建设“校本课程”“教师研修”“零点体育”等特色项目,将戏曲、武术、中医、古筝、书法等引进课堂,并将其设为常规课程。
程甲齐是河南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教师,在哈密市豫哈第三实验学校任武术教师。“学校除了设置每周一节武术课外,还有两节武术社团课,是哈密市首个设置武术课的学校。”程甲齐说。
程甲齐上课时,体育馆内的篮球场变为练武场。在广播操的音乐中,40多名学生在此学习拳术。他们挥拳有形、踢腿有力。队伍中的三年级学生李秉宸说:“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练习武术,现在已经练了4年了,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警察。”
在小学部教学楼一楼的本草馆,10名学生正跟着援疆干部、哈密市宝石花吐哈石油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官晓华辨认穴位和艾草等中草药,体验捣药、捻药、拔罐等项目。据了解,该校本草馆是哈密市教育系统首次在学校开设的中医药展览馆,馆内共有中药草156种、中成药30多种。在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协调下,援疆的中医药专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每周定期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
国画室内,17名小学生正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国画创作,有的在画葡萄、有的在描花卉。作为援疆美术教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慧从宣纸讲起,将笔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讲解得细致入微。
“我是今年3月从河南来该校的第一批柔性援疆美术教师,这些学生有一定基础,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的国画绘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刘慧说。
书法室内,河南援疆教师刘静怡正在为16名小学生讲解书法要领。2024年6月,刘静怡毕业于河南洛阳师范学院美术专业,今年3月,她来到该校成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希望成为一名美的播种者,愿以画笔和墨香为媒,陪伴孩子发现美、创造美。”刘静怡说。
在戏曲排练室,小学生们正跟随戏曲教师练习豫剧《穆桂英挂帅》唱腔。“我是9月从河南过来的第三位戏曲教师,计划援疆半年。在前面戏曲老师的教授下,学生有了不错的基本功,唱得有模有样。”来自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援疆教师乔歆然说。
该校党支部书记毕凤祥表示,新课改理念倡导跨学科融合。学校积极探索,发挥援疆学校优势,将戏曲、武术、中草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热点信息
-
9月12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的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暨金秋文旅消费季活动上,由联通沃音乐文化有...
-
竹山绿松石堪称国玉,堵河剪纸精妙绝伦!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