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风俗 建筑 姓氏 节日 风俗 文字 民族

金乡: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传统文化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9-10
摘要:今年以来,济宁金乡县在尊重、传承传统文明风俗习俗基础上,坚持“四个突出、四个注重”,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工作深度融合,积极营造崇德向善、健康文明、感恩奋进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济宁金乡县在尊重、传承传统文明风俗习俗基础上,坚持“四个突出、四个注重”,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工作深度融合,积极营造崇德向善、健康文明、感恩奋进的良好氛围,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日渐深入人心,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文明之花在金乡大地越开越艳。

突出宣传教化  注重习惯养成 

始终坚持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一是在全县13个镇街412个村(社区)开展“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文明风俗”主题活动,制定了十个规定动作,即:发放一封倡议书、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成立一个理事会、开设一个广播电视专栏、编排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文艺节目、党员干部签订一份承诺书、每周组织一次大走访、开展一项志愿服务、每月组织一次党员村民卫生清扫大行动、推介一批先进典型等,努力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

二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墙、文化广场、移风易俗“大篷车”、公益广告、百姓宣讲、网络、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现实意义和典型事例,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广告150余块,定制家风家训牌匾1500余块,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1600余处,绘制移风易俗文化墙500处共10000余平方米,播放“讲文明树新风”音频、视频公益广告超过10000余分钟,使宣传教育触角延伸到每村每户。

三是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编排创作了一大批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比如:山东落子《家传》、山东琴书《新农村  喜事多》、山东快书《果树风波》、山东渔鼓《移风易俗  普新篇》、山东大鼓《三斤彩礼  四斤泪》、坠子《退彩礼》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崇尚文明。

四是充分发挥“美丽示范户”、“文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家庭”、“最美妯娌”、 “新乡贤”等榜样示范作用,让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摒弃旧风陋习。  

突出典型带动  注重群众自治

风俗文明重在群众自治,重在宣传引导。抓村规民约制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民主议事的作用,坚持敢于“自己立规矩、自己去执行”,全县所有村(社区)都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天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形成科学节俭文明的婚丧嫁娶、家庭孝道、社会公德自治管理模式。

抓红白理事会建设。每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推选威望高、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村干组成红白理事会,具体负责管理群众的婚丧嫁娶事宜,确立统一的办事标准,提供一条龙服务。抓文明风俗创建示范。按照“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原则,实施文明村(镇)达标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省、市级文明村(镇)51个,并开展县、镇、村环境卫生三级大评比活动,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群众精神面貌,创建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30个。

扎实开展典型带动。深化“好人评选”活动,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做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共推出“中国好人”7人、“山东好人”34人、“济宁好人”87人,“金乡好人”419人, “齐鲁时代楷模”10人,“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人、“全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0人。 

突出陋习整治  注重涵养新风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一是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出台《金乡县“人情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县所有党员和公职人员签订了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成立覆盖县、镇(街)、村(社区)、组的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劝导队伍412支。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以及封建迷信、非法宗教、黄赌毒等方面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逐一销号解决。

二是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作用,定期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情况进行评议,进一步增强群众移风易俗倡文明、摒弃陋习树新风的意识。三是开展清明文明祭祀劝导活动。提倡以鲜花祭祀、植树祭奠、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现代文明祭祀方式代替传统祭祀,效果显著。四是正确区分习俗与低俗。对于传统习俗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继续保持和发扬,真正留住“乡愁”、延续优良传统。  

突出家风引领  注重潜移默化

乡风文明建设犹如清风徐来,它不是大刀阔斧的革命,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一是提炼家风。通过专家挖掘、采访了解、村民总结等方式收集总结出积极向上的祖训、族训、家训1000余条供各村参考,初步形成了家家门前有家训,户户践行好家风的良好局面。

二是展示家风。通过前期的调研、总结和凝炼,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家庭的核心价值追求,包括崇学、向善、勤奋、友爱等内容,通过家训牌、家风对联、家风故事等形式展示各家的家风。例如:“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就是老百姓向来的经世致用的俗语,总结出来很容易接受,也是日常的践行指南,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三是诠释家风。卫生评比方面,村卫生监督小组成员,定期按时段对村卫生进行检查、清扫和评比,反馈结果进行公示;孝老爱亲方面,通过平时走访,以老人意见和旁人评价,作为重要依据。对不孝老不爱幼的人开展批评教育并进行曝光;在文体活动中,根据群众的家风故事创编移风易俗快板、小品和歌曲,让家风家训入脑入心入行。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