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建筑 建筑 姓氏 节日 风俗 文字 民族

琼海“秀才村”:弘扬乡贤精神 建设文明古村

来源:26国学网 作者:传统文化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6
摘要:大园古村位于万泉河中游北岸,隶属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大礼行政村。她肇始于明朝万历壬午年(公元1582年),数百年来,在吃番薯饭也要送仔读书的古训激励下,形成厚德崇文、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博士村、教师村,被海南省文明办命名为

  大园古村位于万泉河中游北岸,隶属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大礼行政村。她肇始于明朝万历壬午年(公元1582年),数百年来,在“吃番薯饭也要送仔读书”的古训激励下,形成厚德崇文、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博士村”、“教师村”,被海南省文明办命名为“海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乡贤传统的延续

  大园古村具有悠久的乡贤传统。我村的开村始祖黎梦祯就是一位被史籍记载的著名乡贤。黎梦祯(1582——1623)是明代万历朝举人,官至四川江津知县,勤政爱民,刚正不阿,被誉为“江津青天”。荣休后,返乡定居,创办“望读楼书院”,教育家乡子弟。据家谱记载,“公笃志力行,与叔伯兄弟共相琢磨。每月课七艺者,再群登望读楼,推公评文,燃藜达旦,议冠拔者,其家供鹅酒一席,为卜夜之庆,自是文人继起,蝉联科第。吾乡荐贤自公始。” 黎梦祯不仅开创了我村教书育人、耕读传家的村风民俗,而且树立了以身作则、移风易俗的乡贤风范。自此之后,我村重视教育、传播文化、立德树人、回馈家乡的乡贤传统,从古至今,代代延续,令人称奇。

  重视教育。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黎以瑄以自家大房屋(十柱屋)为学堂,以自家田园租金聘任本村秀才掌教,创办“景山义学”。义学教法严谨,学风端正,所教弟子均甚有长进。我村清代中后期之贡生秀才,多由此门而出。到了当代,黎以瑄的直系后裔黎良泮,一家三代均从事教师工作,被琼海市政府授予 “教师世家”光荣称号。目前全村教师之家占60%以上,三代以上的教师世家 3 户。

(图为2000年教师节,琼海市委书记肖杰、市长陆志远、副市长吴淑洪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我村黎良泮家庭颁发“教师之家”牌匾)

  传播文化。清代贡生黎以佑(1700-1760),字士友,富有社会正义感,“以扶襄式靡为己任”;以文会友,以诗传世,曾组织诗友“日相与赋”,成《八景诗集》。时任会同县教谕吴者仁为之作序,赞誉之词溢于言表。今有上海画家郭君炯为其诗境配画。到了当代,黎以佑的直系后裔黎飞飞,笔名拎风女子,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拎风集》、《如此伟大的秘密》、《我的城》,《爱的絮语》散文朗诵专辑,《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散文集等。现在,她经常组织省内外的文友,前来大园古村采风、写作、切磋、评议,并以自己的影响力,组织省内外的艺术家为古村建设添加光彩,组织新闻界的朋友持续报道古村建设的成就。

(图为士友诗屋)

  立德树人。清代廪生黎公允(1624——1676),敦厚处己,易直待人,为后人留下“先德行而后文艺”的家训,从此子孙读书风气甚浓,为人品德端正,家谱称其“家无白丁,鲜有败类,盖公义方使然也。”到了当代,黎公允的直系后裔黎国初,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地质专家,全国地质战线劳动模范。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特别是组织其家族搜集先祖留下的家训十三条,刻碑立于家族活动场所“明川苑”中,每年春秋两次组织家族成员聚会,先朗读家训再会餐,让优秀家风代代相传。

(图为每年春秋两次组织家族成员在明川苑聚会)

  回馈家乡。清末以后,由于人口增多,我村村民也汇入南中国沿海地带 “下南洋”(今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的热潮。目前全村华侨之家占93%以上,其中三代以上的华侨世家 14 户。华侨不仅带回了异域的生活习惯、语言风俗,还对家乡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贡献良多,保留至今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建大园小学捐赠帐本,就一笔笔记载着这些“海外赤子”的拳拳之心。改革开放以后,散布在国内各地的外出工作人员则逐渐成为回馈家乡建设的主力军,海内外赤子共同关注和支持着家乡的发展。

  乡贤精神的弘扬

  为继往开来,复兴古村文明,2010年元宵节,我村村民召开了代表会议,决定成立 “大园古村文化建设小组”;2011年3月,正式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琼海市大园古村文化研究会”。研究会由我村子弟、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担任名誉会长,原琼海市三小校长黎才新担任会长,成员包括退休的干部教师、外出工作人员和村民父老等现代乡贤。

  黎红雷教授是从大园古村走出去的国内外著名学者,曾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2000-2011),现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由于家庭的原因,他童年时由祖母在家乡抚养,“吃百家饭,读百家书”长大,因此一方面对家乡充满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对古村的文化传统也了然于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专家,黎红雷教授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是通过家风、家教、家训等形式的家庭教育,由前辈(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家族中的其他长辈)经过言传身教而代代延续;另一方面是通过官学、私学的教育,并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制度化。前者可称为“小传统”,后者可称为“大传统”。近百年来,尽管其中的“大传统”中断了,但其“小传统”却依旧以口口相传、代代相续的形式而顽强地存在,持续地发挥着影响。而衔接“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历代乡贤,既是古代社会文化延续的必要载体,也是当今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托。

(图为黎红雷教授在琼海市委党校给3百多名企业家上课)

  在黎教授的理论指导和亲力亲为下,大园古村的文化建设,同时成为乡贤精神的弘扬过程。从独行到众行。古代社会的乡贤,一般都是某个地方某个年代出了某位官员,退休以后运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声誉和影响力,兴办教育,推行慈善,移风易俗,化育众庶。其中,乡贤本人处于主动地位,而广大民众处于被动地位。大园古村的文化建设,一开始就采取了充分发动村民,大家积极参与的模式。起步项目“诗文廊”的建设,就有两户村民率先无偿献出自己的宅基地。而我村古代书院“世德堂”,其遗址在上个世纪已经成为生产队的集体仓库(1974年被强台风摧毁)。但是当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后,全村村民以户为单位,百分之百签名同意,将该址无偿献出,复建世德堂,“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之用”。由此,大园古村的文化建设,一开始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体村民都是现代乡贤精神的践行者。

(图为复建的世德园)

  从独善到众善。古代社会的乡贤活动,一般都是个别乡贤出钱出力。其规模必然受到乡贤本人及其家庭财力物力的影响,而很难具有可持续性。大园古村的文化建设,一开始就采取了面向社会进行公益众筹的方式。主体建筑“世德堂”复建资金230万,全部都是黎红雷教授创办的华商书院的企业家弟子,为“报师恩,圆师梦”而无偿捐助的。其日常管理费用,由本村一位村民的外甥女长期负担,按月拨付。至于整个古村的文化活动经费,则成立基金会,面向本村的外出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筹集。2016年元月14日,以世德堂为教学基地的琼海市商界国学会全体学员,筹集善款2万元,举行“感恩大园古村送温暖活动”,为全村31位70岁以上的老人送红包、棉被、米油等物资,并承诺以后这样的活动每年都会举行。大园古村的文化建设,由于采取开放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社会公众也可以成为现代乡贤精神的践行者。

(图为国学班送温暖活动)

  从独乐到众乐。古代社会的乡贤实践,面对的是乡贤本人所在的乡村,解决的主要是这些乡村的具体问题。而由于大园古村历史上就是海南岛东部三县(琼东、定安、乐会)四乡的文化教育中心,所以我们的文化建设,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先辈传统,为本乡、本市、本省乃至国内外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全村十余处文化教育景点,全部向游客免费开放;游客在学习欣赏之余,也可以免费领取《弟子规》等国学读物回家阅读。除了在本村举办的活动外,还先后举办了“琼海市中学校长和教师国学培训班”、“琼海市中学生国学教育活动”、“琼海市小学生《弟子规》诵读比赛”等,并通过海南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生赠送国学入门读物《弟子规》15万本,《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光盘5千套,五年来共接待市内外中小学学生3万余人次。随着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海南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大园古村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国内外公众都可以成为现代乡贤实践的受益者。

(图为嘉中学生听黎红雷教授讲《弟子规》课)

  乡贤文化的实践

  琼海市大园古村文化研究会作为一个现代乡贤群体,五年来紧紧依靠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积极复兴古村文明,逐步将大园古村打造成为琼海市乃至海南省一张亮丽的名片。在硬件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建成了世德园等十余个项目。简单介绍如下:

  1、世德园。作为大园古村传统耕读文化的象征,世德园历经清朝、民国、共和国时期,三百余年间,三毁四建,前仆后继,薪火相传,充分体现了大园人尊德重教的优秀传统。世德园前门楼为仿明代官帽样式建筑,两边的对联为“世德”二字的藏头联,上联为:“世传忠孝承先辈”,下联为:“德贯诗书启后昆”。这幅对联体现了世德园兼具祠堂与学校双重功能的特点。

  2、《弟子规》长廊。《弟子规》,是大园古代私塾的教材,其感恩爱众、自律自强的精神,一直是大园村子弟做人行事的圭臬、安身立命的根基。新建的《弟子规》长廊环绕世德堂四周,共100米,镌刻着来自海内外46位书法名家,专门为大园《弟子规》长廊书写的墨宝。

  3、功名园。功名,在古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按照当时风俗,谁家里要是出了举人贡生,都要到家族的祠堂前竖旗杆挂旗帜,上面记录着中举人的姓名、时间和名次等。在明清时代,大园村共有3人获得“举人”功名、9人获得“贡生”功名、9人获得正式官职、12人获得荣誉官职。

  4、大园古训石。数百年来,大园古村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训:“吃番薯饭也送仔读书”。如果一个家庭到了只能以番薯充饥的地步,表明确实是很穷了,但再穷也不能穷孩子,饿着肚子也要送仔女去读书——这正是我村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南省传统耕读文化名村的秘密所在,也是五百年来我村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神。

(图为古训石)

  5、春晖园。大园古村人文鼎盛,有其历史原因,其中母爱之功不可没。数百年来,大园村的母亲们含辛茹苦,养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俊彦,她们不愧是大园耕读文化的坚强基石!春晖园门前的石刻对联:“春风润物慈亲意,晖日映门孝子心”,以“春晖”二字藏头,上联讲的是母亲默默奉献的深情,下联说的是子女报答母爱的宏愿。

  6、节孝坊。据《会同县志》记载:王氏,是黎敷的妻子。黎敷去世的时候,她只有二十七岁,担负起操持家庭的重任。她对上诚心侍侯公婆,对下精心教育两个儿子,让他们都能够进入学校读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朝廷为此批准建立“节孝坊”,予以隆重表彰。后因台风损毁,今按原样复建,作为古代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母爱丰碑”,以教育今人。

  7、百年大学生之母芳名录。“百年大学生之母芳名录(大园,1911-2011)”,收录我村从民国到共和国时期153位大学生(其中4位博士、9位硕士)的母亲姓名,让世人永远铭记母亲的大恩大德。

  8、诗文廊。诗文廊总长 30米,共收集20块碑刻,其中有古牌匾4块、古诗4块、大园八景诗8块。分别由本地书法家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九大名校教授书写。

  9、石泉古井。石泉古井开凿于明朝崇祯年间。井壁上的回文联,自右至左读为:“泉石出清井”,自左至右读为:“井清出石泉”,记载的是大园村开创者之一黎公允(1624-1676)挖掘此井的传奇故事。其井水清甜可口,至今依然为村民所饮用。

  10、求学古道。大园求学古道全长约800多米,是明清、民国和共和国时期大园和附近乡村学童求学的必经之路。新修复的古道,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园治学古训”篆刻碑林,收集了来自全国18位篆刻家的作品,刻录着自中华文化奠基者孔子以至本村乡贤黎梦祯等18位先人有关治学的箴言。

(图为求学古道)

  11、明川家训苑。汇集明川家族历代相传的家训,包括 “临事以敬,待人以诚”等13条碑刻,并刻有“璧朝改联”、“俊抡让肉”等4个家训故事,揭示了这一家族生生不息、人才辈出的秘密。

(图为家训苑)

  在软件建设方面,五年来共开展了十余项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古村文明的活动。简单介绍如下:

  1、国学教育普及活动。先后主办“琼海市中学生国学教育活动”(2012年),为全市25所中学33000学生赠送《弟子规》;协助举办“琼海市企业国学教育活动”(2013年);主办“琼海市小学生《弟子规》诵读比赛”(2014年);协助举办“琼海市商界弘扬传统文化,助创文明城市活动“(2015年)。

(图为《弟子规》诵读比赛)

  2、国学夏令营。每年暑假举办,免费入学。以“亲子学国学,共建好家风”为主题,以《弟子规》为基本内容,通过开设经典诵读、礼仪规范、书法、武术、美术等课程,分别进行德行教育、养性修身、艺术欣赏等指导。

(图为夏令营全体师生合影)

  3、企业家国学班。“琼海市商界国学会”落地大园古村,每期学习时间一年,目前已招收三期。以“弘扬国学精神,拓展企业经营”为宗旨,以“尊德问学,修己安人”为校训。

(图为国学班在上礼仪课)

  4、古村国学论坛。邀请国内国学研究和教育专家演讲。其中,由黎红雷教授讲授的《儒学的当代价值》,参加讲座人数达200人次,活动入选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5年“新年新气象”十大新闻。由王正教授主讲的《弟子规与幸福人生》,因报名人数多而移师市政府礼堂,并连讲两场,1200多人听讲。

(图为王正教授在琼海市委礼堂给全市500多名企业家上课)

  5、奖励母教活动。每年七月,对参加当年高考,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生之母颁发奖金,以表彰她们教育孩子的功劳,并教育孩子对父母感恩尽孝,将来成材后,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6、迎春送春联活动。组织本地和外地来琼海度假的“候鸟族”书法家,每年春节前夕,为村民现场写春联、送春联。这项活动曾入选2014年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新年新气象”十大新闻。

(图为书法家为古村村民送春联)

  7、文化节活动。春节期间,组织“候鸟族”与本地文艺团体联合演出,同时举行“大园古村杯”诗文影作品大赛颁奖仪式。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候鸟们以及本村的父老乡亲尽情联欢,共度新春佳节,“观古韵古风古貌,唱新人新曲新春”。

(图为大园古村文化节现场)

  8、儿童阅读班。每周六邀请当地志愿者老师,为本村的孩子们举办阅读班,通过讲故事与阅读国学经典活动,来培养与提高本村少年儿童阅读兴趣与增强文化水平。

(图为阅读班的学生在读《弟子规》)

  9、农民技术培训班。为了提高村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发家致富,邀请市农林局派专家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每期半个月,参加人数达550人次。

  10、安装水管。为改善村民饮水问题,共出资30000元购买水管,帮助各家各户都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11、古村舞蹈队。为了丰富乡村的文娱生活,组织村民业余开展舞蹈活动。古村舞蹈队两年荣获市举行的“美丽乡村”健美操杯比赛第一、第二名。

(图为大园古村舞蹈队全体人员合影)

  综上所述,五年来,我们充分调动现代乡贤的积极性,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为村民实实在在的办了一些好事实事,复兴古村文明,为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图片大多为热心网友提供,在此致谢!)

责任编辑:晓彤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