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评审会
聚志愿星火,护文脉永昌。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注入新动能,10月17日,由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评审答辩会在孵化基地创新中心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召开。
本次评审答辩活动聚焦挖掘、培育和推广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经过两轮严格遴选,共有17个志愿服务项目入围最终评审。这些项目内容新颖、路径多元、成效显著,服务主题涉及数字技术、中医传薪、图书共读、非遗传承、文博宣讲等,充分彰显了广大志愿者才能智慧和奉献热忱,成为志愿服务助力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缩影。
评审会采用“6分钟项目陈述+2分钟专家答辩”评审模式,各项目主讲人充满热情地系统介绍项目背景、主要做法、发展成效、宣传推广计划等内容,由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市总工会等部门志愿服务负责同志及全国最美志愿者、陕西省志愿服务领域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学者等共同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围绕项目主题契合度、项目创新性、组织管理能力、实施成效与可持续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后续的优化升级提供专业支撑与发展思路。
从金石碑刻到社区课堂,从数字空间到街头巷陌,西安正通过志愿服务这一载体,将历史的馈赠,转化为蓬勃生长、可感可亲的当下日常。此次评审答辩会是继2024年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后组织的第二批次选拔扶持活动,既是对西安市涌现出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成效的集中检验,更是对传承保护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方法的锐意探索。
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介绍,西安市将充分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深化推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类志愿服务项目品类持续丰富和质效提升,进一步擦亮“同心西安”志愿服务品牌,助力“志愿之城”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注入持久而深厚的志愿力量。
热点信息
-
“第一次近距离欣赏皮影戏,我深深被它的生动有趣吸引,真想亲手试一试!”10月19日,在第三届(202...
-
10月18日,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以“海派年画”为主题的“非·长”传习工坊活动。市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