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中医 中医 茶道 服饰 戏曲 饮食 体育

霉菌性阴道炎

来源:39 作者:传统文化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5-09
摘要: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且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炎症较重时还可能出现排尿痛、性交痛等,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乳凝块状等。霉菌性阴道炎是女性高发疾病,80%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且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炎症较重时还可能出现排尿痛、性交痛等,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乳凝块状等。霉菌性阴道炎是女性高发疾病,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得过一次。一般在妊娠、糖尿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妇女中较多见。

霉菌性阴道炎病因

正常人阴道内可以有念珠菌存在,在正常免疫或阴道环境下一般不会发病。但是当存在一定的诱发因素,如局部阴道微生态改变,广谱抗生素使用,免疫力下降或者激素使用等因素时容易发作。其主要病因多见于:

1.高温、高湿:

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再加上太阳连续多日不露脸,衣服得不到充分晾晒,空气湿度大,衣服容易发霉;穿了滋生各种病菌的内衣之后,外阴可能受到感染,而潮湿天气会使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2.生活习惯不良:

好穿漂亮的化纤内裤、不透气的紧身裤等,都易使外阴湿热、不透气,发生炎症。另外,频繁冲洗阴道,使阴道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阴道内菌群相互制约的机制被破坏,也会导致细菌滋生繁殖。

3.饮食习惯不良:

中医认为霉菌性阴道炎为湿热下疰,所以辛辣食物是禁忌,高糖成分的食物也要少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尤须提防。

4.大量使用抗生素:

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杀灭有益细菌,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相互间的抑制作用被改变,霉菌得以大量繁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染霉菌,诱发阴道炎。

5.妊娠期:

妊娠期间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性增强,加之孕妇的肾糖阈降低,常有营养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而促进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6.其他:

维生素缺乏(复合维生素B)、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均可成为白色念珠菌繁殖的有利条件。
 

一、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改变阴道的酸碱度:

如用碱性药物冲洗阴道,可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霉菌的生活环境。

2、杀菌剂:

1)制霉菌素(nestatin)阴道栓(含制霉菌素25万U),塞入阴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2)口服制霉菌素50万U,每日4次。

3)复方制霉菌素冷霜局部涂擦,每日2次。

4)口服酮康唑(ketoconazole)400mg,每日2次,共5天。

5)曲古霉素(trichomycin),详见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另外,口服克霉唑(clotrimazole)或氯苯咪唑0.5~1g,每日3次,或局部用1~5%软膏霜剂或搽剂,每日3~4次,疗效亦佳。

6)1~2%龙胆紫溶液局部涂抹,是由来已久的疗法,亦极有效,应用极广,但有污染内裤之弊。

二)霉菌性阴道炎的合理用药: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中的白色含念珠菌感染所致阴道炎。轻度感染可无症状。在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诊后积极治疗

力求彻底根治,否则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产后虽有自愈可能,但新生儿有被感染的危险,故仍需及时治疗。另外,男性带菌者也必须采取常规治疗,这是杜绝女性患者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2)应注意个人卫生

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并在阳光下晒干。

3)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

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霉菌的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

因霉菌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故可用碱性溶液加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及阴道,然后用保妇康栓塞入阴道内,每晚一次,7~8天为一疗程,连用16天,第二个月经束后再连用16天。保妇康栓对霉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5)反复霉菌感染者或久治不愈者,

应进行全面的全身检查,以排除糖尿病及其他脏器感染。同时注意有无不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制霉菌素、酮康唑等药物。

6)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应认真治疗。

以局部用药为主,以免新生儿感染。

二、中医治疗

1、偏方:

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白藓皮20克,白头翁20克,薄荷10克。

2、用法:

上方加水2000ml浸泡15分钟后,武火煮沸5分钟入薄荷,续煎10分钟。隔渣倒出药液。乘热熏蒸外阴部,待水变温后坐浴15~20分钟,每日一至二次,连续十天。

责任编辑:崔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