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艺术 修身 健康 民族 国学 图片 视频 爱国 手机版
资讯 资讯 跟主席学国学 活动 公告

滨州职院:“五个坚持”,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网 作者:滨州职业学院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2-29
摘要: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坚持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新需求,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把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提质培优,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坚持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新需求,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把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提质培优,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争先进位。

一、坚持集群发展,打造专业结构新体系。

着眼区域产业特点,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服务区域重点产业,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学院积极开展专业调研,促进专业向中国智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优化调整,深度对接滨州市“5+5”产业发展,完善专业群雁阵型发展体系,打造形成以智慧康养、装备制造2个专业群为引领,电子信息、医学技术、生物化工、土木建筑4个专业群为骨干,现代金融、商贸流通、海洋运输、教育4个专业群为支撑的十大专业群。

二、坚持课程核心,引领课程改革新趋势。

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应急救护》《国防教育》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批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140余门,培育课程思政精品课程81门,9门课程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其中6门被国家平台收录,3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三、坚持“三教”改革,赋予课堂教学新活力。

改革“骨干教师+团队”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激励计划”,构建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成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团队23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青年专家15人。制定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组织教师编写教材,立项建设40余种教材,11种教材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7部云教材正式。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推进云班课教学、云教材开发,依托泛雅平台、智慧树平台、学堂在线等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校获“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荣誉称号。

四、坚持产教融合,实现体制机制新突破。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形成校政行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推进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牵头成立全国高端铝智造产教融合等5个共同体、2个联合体,4个全国性职教集团(联盟)、5 个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9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成2个工匠创新工作室,2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企业达600多家,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组建企业冠名班62个,订单人数达3700余人,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基地)”。

五、坚持特色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产教融合、校企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重视“课岗赛证”深度融合,构建“德技并修、知能并重、双创并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8项;实施“传承班墨、精修技艺”杰出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遴选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30余名同学通过认定获首批“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称号。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在校生考取1+X证书通过率96.3%。

责任编辑:翟娇娇
首页 | 资讯 | 艺术 | 修身 | 健康 | 民族 | 国学 | 图片 | 视频 | 爱国
中华传统文化网 鲁ICP备16009085号-5 鲁ICP备16009085号-2 公网安备 37010302000620 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鲁网文[2022]3054-086号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20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审核人员 鲁[2022]3701068号、鲁[2022]370109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编辑资格合格证(2014)第0254号
山东省网络文化内容审核人员证书 文审字 鲁[2017]0001号
Copyright © 201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