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宁津县:移风易俗破旧俗 乡风文明助振兴
“以前总觉得彩礼少了没面子,现在才明白,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火,比啥都强!”近日,在宁津县长官镇李名杨村的文化广场上,看完村里自编的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后,村民李大爷的感慨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近年来,长官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用文明新风的“新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广宣传,新风吹入百姓家
“婚事新办不攀比,丧事简办不铺张……”这段朗朗上口的唱词,来自长官镇“百姓宣讲团”。
为让移风易俗政策真正走进群众、落地生根,长官镇创新宣传方式,依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艺+宣传”模式,积极汇聚乡贤文化骨干、文艺爱好者、热心居民等40余名,组建“百姓宣讲团”,将移风易俗政策转化为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舞蹈《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接地气的作品,让政策从“纸上文件”变成“身边故事”,让政策宣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每场文艺演出现场,都会同步设置移风易俗宣传台,组织志愿者现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并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为村民答疑解惑,助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落地生根。
树标杆,党员带头做表率
移风易俗,难在破旧立新,关键在有人带头。长官镇西刘廷献村的刘荣铭,便是移风易俗的“践行先锋”。村里有白事,他必到场帮忙,并且以行动与温情劝导摒弃“生前冷清、身后热闹”的旧俗,倡导简朴庄重的仪式。他所推动的“白事一碗菜”模式,大幅减少宴席规模。“老刘这么干,不是坏规矩,是在帮我们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村民们的认可,让节俭办丧的理念迅速传播。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长官镇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响应移风易俗倡议,婚事新办简办、彩礼适度从简,白事不雇用吹鼓手,“不比排场比家风”逐渐成为群众的共同追求。
立规矩,村规民约管长远
移风易俗既要靠宣传引导,更要靠制度规范。长官镇以健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为抓手,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治理机制。
各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庭院议事会等形式,让村民自己“定规矩”——把移风易俗要求写进村规民约,同时建立红白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回访”制度,明确办理标准和流程。此外,“四会”组织还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对孝老爱亲、节俭办事的家庭挂牌表扬,对大操大办的行为及时劝导,让村规民约从“纸上条款”变成村民的“行动自觉”。
如今的长官镇,婚丧嫁娶讲排场的少了,孝老爱亲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下一步,长官镇将继续创新移风易俗方式,从“外在推动”转向“内在自觉”,让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绘就“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热点信息
-
“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金秋十月,在沂南县张庄镇薛家圈村的乡间道路上...
-
“以前总觉得彩礼少了没面子,现在才明白,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火,比啥都强!”近日,在宁津县长官镇李名杨村...





